医疗行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3 吨 / 小时医疗级纯化水设备凭借 “双级物理纯化 + 无添加热消毒” 的创新架构,严格遵循 GMP、FDA、EMA 等国际规范,为大输液配液、生物制剂生产、无菌医疗器械清洗等核心场景,提供安全、稳定、合规的高品质用水,从源头上保障医疗产品质量与患者安全。
设备以满足药典纯化水(PW)及注射用水(WFI)预处理标准为核心目标,在关键水质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电导率控制在≤1.0 μS/cm(25℃),有效降低水中离子浓度,避免对精密医疗设备及药品成分产生不良影响;微生物含量严格限制在≤10 CFU/100mL,内毒素≤0.25 EU/mL,大幅降低热原反应风险;TOC ≤ 0.5 mg/L 的指标,则确保水中有机污染物处于极低水平,防止其干扰医疗产品生产工艺或引发不良反应。
核心工艺采用 “双级反渗透(RO) + 巴氏消毒” 组合,该方案完全依赖物理作用实现水质净化与消毒,从根本上杜绝化学残留风险,符合医疗行业对 “零污染” 用水的严苛要求。设备广泛适用于大输液配液、生物制剂生产、无菌医疗器械终末漂洗以及疫苗生产用水预处理等高风险场景。在大输液配液中,高纯度的纯化水可确保药液成分稳定,避免杂质引发的药品质量问题;在疫苗生产用水预处理环节,其严格的微生物与内毒素控制,为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奠定基础。
巴氏消毒作为设备的关键技术,具有多重核心价值。在物理灭菌层面,通过 85℃高温循环,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,并显著降解内毒素。研究数据表明,在该温度条件下,对常见的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杀灭率可达 99.99% 以上,内毒素降解率超过 90%,且整个过程无需使用化学试剂,避免了化学残留对医疗产品和设备的潜在危害。
从合规性角度来看,巴氏消毒完全符合 FDA、EMA 等国际监管机构对 “无添加型消毒” 的强制要求。在医疗产品生产过程中,监管机构对化学消毒剂的残留量检测极为严格,而巴氏消毒的无添加特性,使其能够轻松满足相关法规要求,减少企业在合规验证方面的成本与风险。
此外,巴氏消毒还具备系统自洁功能。周期性的高温循环能够有效清除设备管路和储罐内壁的生物膜。生物膜一旦形成,不仅会影响水质,还可能导致设备腐蚀,缩短设备使用寿命。通过巴氏消毒的定期处理,可显著降低生物膜形成概率,延长设备整体使用寿命,减少维护成本。
-
多介质过滤:多介质过滤器采用石英砂与无烟煤双层床层结构,这种设计能够实现对原水的分层过滤。上层石英砂主要拦截粒径较大的悬浮物和胶体,其有效过滤粒径>5μm,可将原水的浊度降低 80% 以上,使 SDI 值(污染指数)稳定控制在≤5,为后续处理环节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。下层无烟煤则进一步吸附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色素,提升原水的清澈度。设备配备全自动反冲洗功能,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差达到 0.5bar 时,系统自动启动反冲洗程序。反冲洗过程采用气水联合冲洗方式,先通过压缩空气进行气冲,松动滤料层,再进行水冲,将截留的杂质冲洗排出,确保滤料的过滤性能及时恢复。
-
活性炭吸附:活性炭过滤器在去除水中余氯和有机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,每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 1000 - 1500 平方米,这使其能够强力吸附水中的余氯,使出水余氯含量≤0.01ppm,有效避免余氯对反渗透膜的氧化损伤。同时,其对有机物的吸附效果显著,可将 TOC 降低至≤0.1ppm。为防止微生物在活性炭表面滋生繁殖,设备与主系统联动,每周进行一次 85℃巴氏消毒。消毒过程中,高温水流经活性炭层,能够有效杀灭附着的微生物,同时不会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。
-
软化树脂:水中的钙镁离子是导致反渗透膜结垢的主要因素,软化树脂罐通过离子交换原理解决这一问题。树脂中的钠离子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,将水的硬度控制在≤1 mg/L(以 CaCO₃计)。该系统采用全自动盐再生方式,并具备错峰运行功能。系统根据处理水量和运行时间双重参数自动判断再生时机,通常选择在用水低谷时段进行再生,避免影响正常供水。再生过程中,盐箱中的盐水缓慢流经树脂层,使树脂恢复离子交换能力,确保软化效果的持续性。
-
保安过滤:5μm 聚丙烯(PP)滤芯保安过滤器作为预处理系统的***后一道防线,能够有效截留水中粒径≥5μm 的微小颗粒,进一步降低水的污染指数,为反渗透系统提供优质的进水条件。其滤芯采用深层折叠结构,具有较大的过滤面积和纳污量,可有效防止大颗粒杂质划伤反渗透膜表面,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。当滤芯前后压差达到设定值时,系统会发出更换提示,确保过滤效果始终处于良好状态。
-
一级 RO:一级 RO 采用陶氏 BW30-400 抗污染卷式膜,该膜元件采用特殊的复合膜材料和结构设计,具有优异的抗污染性能和高效的脱盐能力。其脱盐率≥97%,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大部分盐分、有机物、细菌及病毒等污染物,使产水电导率≤20 μS/cm。在实际应用中,即使面对水质波动较大的原水,该膜元件也能保持稳定的过滤性能。其独特的抗污染涂层能够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附着,延长膜的清洗周期,降低维护成本。
-
二级 RO:二级 RO 选用卫生级 316L 材质膜壳,其设计严格遵循 GMP 规范,确保膜壳内部无死角,死角长度≤1.5D(D 为管道直径),防止水流不畅导致微生物滋生。搭配高性能反渗透膜,二级 RO 的脱盐率进一步提升至≥99%,产水电导率≤2 μS/cm。在制造工艺上,膜壳采用精密铸造和焊接技术,内部表面进行抛光处理,减少水流阻力的同时,提高了膜壳的耐腐蚀性和卫生性能,为产出高质量的纯化水提供保障。
-
节能与自维护设计:在节能方面,设备采用浓水梯级利用技术。一级浓水回用至预处理进水,二级浓水回流至一级 RO 前,通过这种方式,系统总回收率≥75%,相比传统单级反渗透系统节水效果显著。以每日处理 100 吨原水计算,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 10,950 吨,降低了企业的用水成本和排污费用。
自维护设计上,设备配备 CIP 在线化学清洗系统,可根据膜污染情况自动或手动启动清洗程序。清洗液采用柠檬酸和 NaOH 溶液的组合,柠檬酸用于去除膜表面的无机盐垢,NaOH 溶液则可有效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。停机时,系统自动启动低压冲洗程序,利用预处理后的水对反渗透膜进行冲洗,防止膜干化,延长膜元件使用寿命。经实际测试,采用该自维护设计后,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可延长至 3 - 5 年,大幅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。
-
储罐设计:储罐采用 316L 不锈钢材质,内壁经电解抛光处理,表面粗糙度 Ra≤0.5μm,光滑的表面不仅便于清洁,还能有效减少微生物和杂质的附着。储罐配备氮气覆盖系统,通过持续充入氮气,使罐内氧含量≤0.1ppm,隔绝空气,防止水中溶解氧对水质的影响,抑制微生物生长。其容量为 1.5m³,能够满足≥45 分钟的缓冲水量需求,确保在设备运行波动或用水高峰时,仍能稳定供水。储罐顶部设置呼吸阀和视镜,便于观察内部情况和平衡罐内压力;底部设置排污口,方便定期清理沉积物。
-
巴氏消毒模块:巴氏消毒模块采用精确的温度和时间控制策略。加热温度设定为 85℃ ±2℃,控制精度可达 ±0.5℃,通过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温,并反馈给 PLC 控制系统,自动调节加热功率,确保水温稳定在设定范围内。保温时间为 30min ±2min,由 PLC 进行精确计时控制。消毒结束后,系统启动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却,冷却速率控制在≤5℃/min,防止因温度骤变对设备和水质造成热冲击。整个消毒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,确保消毒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。
-
分配系统:分配系统的管路采用全自动焊接 316L 管道,焊接工艺严格遵循 ISO 2037 标准,确保管道连接紧密,无泄漏风险。管道坡度≥0.5%,便于排水,防止积水滋生微生物;死角长度≤1.5D,确保水流能够充分冲洗管道各个部位。循环系统采用变频泵驱动,使水流速≥1.5m/s,雷诺数 Re>10⁴,形成湍流状态,有效防止微生物在管道内壁附着形成生物膜。在管路末端或用水点前端安装 0.22μm 亲水性 PVDF 除菌滤器,作为终端保护,能够绝对过滤水中的微生物,确保输送到使用点的水达到无菌标准。
-
三级安全防护: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三级安全防护机制。***级为实时监测,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对电导率、TOC、温度、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,监测精度分别达到 ±0.1 μS/cm、±1 ppb、±0.1℃、±2% F.S.。当任何一个参数出现异常时,系统立即触发第二级自动干预,将水质超标的水切换至排放回路,阻断污染扩散,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操作人员。第三级为数据追溯,系统完全符合 FDA 21 CFR Part 11 要求,具备审计追踪和电子签名功能。所有操作记录、参数变化和报警事件都被详细记录,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,满足医疗行业对数据完整性和合规性的严格要求。
-
巴氏消毒自动化:巴氏消毒过程实现全自动化控制,其逻辑控制通过 PLC 编程实现。系统内置微生物计数传感器和运行时间计时器,当微生物计数 > 5 CFU/100mL 或设备运行时间 > 7 天时,自动启动巴氏消毒程序。首先,系统启动加热器将水温升至目标温度 85℃,在升温过程中,全量循环水并关闭用水点,确保消毒效果。当储罐温度达到 83℃时,开始计时保温 30min。保温结束后,启动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却,将水温降至 25℃,随后复位消毒计数器,等待下一次消毒触发条件。这种自动化控制方式不仅提高了消毒效率,还减少了人工操作误差,确保消毒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维度 |
化学消毒(臭氧 / 过氧乙酸) |
巴氏消毒(本方案) |
残留风险 |
使用化学消毒剂后,需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残留量验证,且部分消毒剂可能对设备产生腐蚀,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|
完全依赖物理加热,零化学添加,从根本上杜绝化学残留风险,对设备无腐蚀,保障医疗产品安全 |
微生物清除率 |
对常见微生物的清除率可达 > 99.9%,但对芽孢等抗性较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有限 |
在 85℃高温持续作用下,对微生物的清除率 > 99.99%,包括芽孢等难以杀灭的微生物,消毒效果更彻底 |
内毒素降解 |
臭氧等化学消毒剂对内毒素的降解效果有限,通常约为 60% |
通过高温循环,内毒素降解率 > 90%,有效降低热原反应风险 |
运行成本 |
每月需消耗大量化学消毒剂,耗材费用约 2000 元,同时还需承担消毒剂储存、运输和处理的成本 |
仅在消毒过程中消耗电能,每次消毒耗电量约 15kW,运行成本显著低于化学消毒 |
在材料选择上,储罐和管路均采用符合 3.1B 标准的 316L 不锈钢材质,并提供相应的材质证书,确保镍含量 Ni≤0.1%,铬含量 Cr≥16.5%,从源头上保证设备材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在死角控制方面,设备采用焊接阀和短支管设计,支管长度与管径比 L/D≤1.5,并通过三维建模和流体模拟技术,提供详细的 3D 死角报告,确保水流在管道内无滞留死角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在流速验证上,分配管路的 P&ID 图中标示了各段管道的雷诺数,通过实际测试和计算,确保水流处于湍流状态,满足 GMP 对纯化水分配系统的严格要求。
-
DQ(设计确认):设计确认阶段提供 URS(用户需求说明)追溯表,详细记录设备设计与用户需求的对应关系,确保设备功能满足使用要求。同时,提供 FAT(工厂验收测试)方案,在设备出厂前对其性能、功能和质量进行全面测试,确保设备在交付前达到设计标准。
-
IQ(安装确认):安装确认过程中,提供焊点图谱,详细记录管道焊接的位置、工艺参数和质量检测结果,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。同时,出具坡度检测报告,对分配系统管道的坡度进行测量和验证,保证管道排水顺畅,无积水风险。
-
OQ(运行确认):运行确认阶段,进行巴氏消毒温度分布验证,在储罐和分配管路中布置≥20 个热电偶,监测消毒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,确保消毒无死角。同时,开展微生物挑战试验,在系统中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等抗性较强的微生物,验证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消毒状态下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。
-
PQ(性能确认):性能确认环节,进行连续 4 周的水质监测,对电导率、TOC、微生物、内毒素等关键指标进行高频次检测,确保水质稳定达标。同时,开展消毒周期稳定性验证,进行 30 次消毒循环测试,监测每次消毒后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,确保消毒效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衰减率<1%,保证设备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
设备采用双级 RO 物理脱盐和巴氏热力灭菌的组合,完全摒弃化学处理方式,实现零化学污染,确保产出的纯化水纯净、安全。同时,选用 316L 超低析出材质,经检测,其金属离子迁移量远低于行业标准,有效杜绝金属离子对医疗产品的污染风险,为医疗生产提供绝对安全的用水保障。
RO 膜采用抗污染涂层技术,经实际应用验证,其使用寿命≥3 年,相比普通 RO 膜延长 1 - 2 年。巴氏消毒的定期处理能够有效抑制生物膜形成,减少管路腐蚀,延长设备整体使用寿命。据统计,采用该设计后,设备的维护周期可延长 50% 以上,降低了企业的设备更换和维修成本。
通过浓水梯级回用技术,系统综合回收率≥80%,相比传统设备节水显著。同时,巴氏消毒过程中的热能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回收,用于预热原水,节能效率可达 40%。以年处理 10 万吨水的规模计算,每年可节约电费约 10 万元,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。
设备内置验证传感器,可实时监测温度、压力、流量等关键验证参数,减少了外部传感器的安装和调试工作。同时,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符合法规要求的验证报告,涵盖数据记录、分析和结论等内容,减少了人工编制报告的工作量,使验证效率提高 70% 以上,帮助企业快速通过监管机构的合规审查。
项目 |
参数说明 |
型号 |
PW-2000-BS(双级 RO + 巴氏消毒) |
产水量 |
2 T/H(连续可调 50% - 100%),可根据实际用水需求灵活调节 |
功耗 |
12 - 15 kW(含消毒峰值),高效节能 |
占地尺寸 |
4.5m×2.5m(集成撬装),节省安装空间,便于运输和安装 |
技术服务 |
提供全面的水质验证服务,确保设备产出水质符合标准;3 年维保服务,涵盖设备维护、保养和维修;远程监控功能,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|
针对高内毒素风险场景,如疫苗生产,设备可升级双管板换热器,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和热交换原理,实现内毒素降解率 > 95%,进一步保障疫苗生产用水安全。对于北方低温地区,配置蒸汽辅助加热模块,在冬季气温